课题组负责团队
于扬 教授
办公室:唐仲英楼B408
邮箱 ✉ : yuyang@nju.edu.cn
电话 ☎ :(025)83685553
于扬1968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赴美国堪萨斯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博士学位,主要开展超导量子比特的研究,2002年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到2005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实验室(RLE)作为博士后继续从事超导量子比特的研究。2005年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回国任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2年首次实验观测到超导相位量子比特中的量子相干振荡,2010年率先演示了三个固态量子比特的量子相干调控,在超导量子比特中观测到宏观量子系统的MACH-ZEHNDER干涉,量子几何相的LANDAU-ZENER干涉和量子跳跃等宏观量子现象、利用量子比特模拟拓扑能带结构等。已发表SCI论文100多篇,其中包括 Science 3 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1 篇;Phys. Rev. Lett. 9篇,在国际著名物理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有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江苏省攀登计划、集成项目等。
谭新生:
副教授,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后,在物理顶级期刊PRL.发表论文7篇。
李邵雄:
研究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堪萨斯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0多篇,其中包括 PRL 2 篇,APL 4篇。
兰栋:
研究员,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芬兰阿尔托大学博士后,目前在SCI杂志上发表论文7篇,其中一作2篇。
赵杰:
副研究员,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从事超导量子计算和杂化量子体系研究,擅长超导量子电路制备。以一作身份在国际一流物理学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张钰:
博士后,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目前在SCI杂志发表论文15篇,其中一作3篇,通讯1篇。
郑文:
博士后,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课题组成员
徐建文
2020级博士生
张煜
2020级直博生
孙宇霆
2021级博士生
王晓晗
2021级博士生
张汉宇
2021级博士生
胡贯天
2021级直博生
葛阳阳
2022级博士生
赵毅
2022级博士生
周坤
2022级博士生
李先科
2022级博士生
王聪
2022级博士生
燕文昌
2022级直博生
廖绪东
2022级直博生
李雨楠
2022级直博生
张涛
2022级直博生
马壮
2023级博士生
夏小禹
2023级博士生
丁佳宇
2023级博士生
李逸文
2023级博士生
周浩宇
2023级博士生
白泰荣
2023级博士生
喻祥敏
2023级博士生
邓翔
2024级博士生
施弘毅
2024级博士生
车晗昕
2024级博士生
蔡浩阳
2024级博士生
郭若男
2024级博士生
张溪
2022级硕士生
王诗云
2022级硕士生
王卿宇
2023级硕士生
王治旻
2024届博士生
唐子葳
2024届硕士生
张宇佳
2024届硕士生
徐珞珈
2024届硕士生
陈甲松
2024届硕士生
王瑾如
2024届硕士生
陈杰
2023届硕士生
董煜倩
2022届博士生
李勇
2022届硕士生
吾尔开西
2022届硕士生
仇露青
2021届硕士生
黄天棋
2021届硕士生
杨晓沛
2021届博士生
韩志坤
2021届博士生
宋树清
2021届博士生
李丹宇
2021届博士生
储继
2020届硕士生
郭普拓
2020届硕士生
杨真
2019届硕士生
李志远
2019届博士生
金震川
2018届硕士生
吴海腾
2018届博士生
戴坤哲
2018届博士生
赵鹏
2018届博士生
李蒙蒙
2018届博士生
张珂
2017届硕士生
许鹏
2017届博士生
刘强
2017届博士生
龚明
2016届博士生
刘宇浩
2016届博士生
翁国富
2014届硕士生
张鹏
2013届硕士生
张振涛
2013届博士生
陈劲丹
2011届博士生
王轶文
2010届博士生
董宁
2009届博士生